你有没有发现?现在租房像在“拆盲盒”,明明租金比之前低了,可要么遇上水管老化的老房子,要么碰上个价格虚高的精装房,合租房源还比以前少了一大截。
房东空着房急,租不出去;租客跑着找房也急,找不到合适的房子,为什么租金降了反而更难租房了?
租客的真实体感:租金降了,选房反而更难了
租金明明降了,为啥找房还这么费劲?现在不少地方租金确实往下走了,多个行业报告都提到,租房市场整体租金跌了1%以上。
就拿北京三里屯来说,以前合租一个月得花不少钱,现在比最高的时候每月少了100块左右,整租的话每月能省300到400块。
展开剩余88%可价格降了,租房的体验却没跟着变好,房东那边房子空着租不出去,急得慌,租客这边跑断腿,要么位置不合适,要么房子条件差,也急得慌,这两头犯难的事儿,听着就挺矛盾的。
为啥会这样呢?其实跟咱们租客的期待也有关系,本来想着租金降了,能淘着性价比更高的房子,结果真去看房才发现,要么是老房子,水管、电器都老化了,住着不省心;要么是新装修的房子,价格还是虚高,跟心里预期差一大截。
而且现在合租房源也少了,不少城市查隔断房查得严,以前两居室隔成三居室出租的情况少了,房东觉得不划算,就不跟中介续租了,咱们能选的户型自然就更少了。
搅动市场的关键变量:新规落地与房东的选择转变
要说这两年租房市场变化大,有个绕不开的原因就是新规出台了,2025年9月15日《住房租赁条例》正式实施,以前那些让人头疼的事儿,比如房东说涨租就涨租,中介藏着房源信息不透明,现在都有了明确的说法来管。
而且条例还要求租赁公司得配专门的管理人员,定期去检查房子质量,核实房源是不是真的,这一下子就让市场监管严了不少,对咱们租客来说其实是好事,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。
最明显的就是房东的出租策略变了,以前不少房东图省事,把房子交给中介托管,自己不用操心找租客、修房子,可现在不一样了,更多房东宁愿自己麻烦点,直接把房子租给租客,不想再经过中介这一手。
有数据能证明这事儿,CRIC长租数据系统显示,2025年7月全国55个城市的个人房源挂牌量有61.8万间,比去年同期涨了12.19%,这涨幅还挺明显的。
那房东为啥宁愿自己累点也要直租呢?一方面是对中介的信任度下降了,以前有些中介承诺得挺好,说会好好管房子、及时打租金,结果要么服务没做到位,要么还出现扣押金、乱收费的情况,让房东寒了心。
另一方面,新规出来后,中介的运营成本高了,给房东的租金分成可能就不如以前多了,房东觉得不划算,干脆自己租,还能省掉给中介的费用。
但个人直租也有麻烦事儿,房东自己没那么多精力对接租客,比如租客问房子细节、约看房,都得自己来;咱们租客也担心,万一碰到不靠谱的房东,后期房子坏了没人修,退押金的时候还扯皮,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顾虑。
所以现在市场就处在一个过渡阶段,新规打破了以前的平衡,新的平衡还没建立起来,才会显得这么乱。
中介的两难处境:托管模式走不通了?
中介作为连接房东和租客的桥梁,现在日子也不好过,咱们都知道,以前中介主要靠两种模式赚钱:一种是收一笔中介费,收完钱之后,后续有啥问题基本就不管了。
另一种是不收中介费,但每月要收10%左右的服务费,负责托管房子,比如房子坏了帮忙修、定期做保洁这些。可现在这两种模式都遇到了麻烦,尤其是托管模式,不管是重托管还是轻托管,都有绕不开的难题。
先说说重托管,以前房地产市场好的时候,中介从房东手里把房子收过来,统一装修一下再租出去,靠租金差价就能赚不少钱,但现在不行了,装修成本根本压不下来——老小区的房子,不装得好点没人租,就得搞标准化装修。
中高档小区的房子,要是还用普通装修,又卖不上价,得搞定制装修,结果就是房源价格跟咱们租客的承受能力脱节,房子租不出去就只能空着,中介也着急。
更要命的是,以前中介能靠租金贷周转资金,后来这事儿被曝光了,管得越来越严,没法再靠这个凑钱了。
加上现在租金整体下跌,之前中介为了拿到房源,跟房东承诺了最低租金兜底,不管房子能不能租出去,都得给房东那么多钱,现在这就成了中介的负担,不少中介扛不住就出了问题,多年前那个长租公寓爆雷的例子,就是重托管模式风险的集中爆发。
再看轻托管,虽然不用大规模装修,租金比重托管低一些,但问题也不少,每月10%的服务费,只包含基础维修,像双周保洁这种能提升居住体验的服务根本没有,咱们租客觉得花这钱不值。
而且轻托管虽然省了装修钱,可平时要投入的人力、物力跟重托管差不多,现在租金降了,能给租客让利的空间特别小,中介也赚不到多少,两头不讨好。
说到底,中介现在的核心问题就是“服务跟收费不匹配”,要么靠租金差价赚钱,把服务抛到脑后;要么收了服务费,却没提供相应的品质,时间长了,咱们租客不买账,房东也不放心把房子交给他们,中介的路自然就难走了。
破局的关键:回归服务本质,找到各方平衡
其实现在租房市场降温,不是说这个行业不行了,而是到了该调整模式的时候了。想要解决现在的困境,不管是中介、房东还是咱们租客,都得往“服务”上靠,找到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,不然这僵局很难打破。
对中介来说,以前靠赚差价的日子肯定过去了,现在必须转向靠服务赚钱,重托管模式成本高、风险大,以后肯定会慢慢减少,轻托管才是未来的方向,但轻托管得把服务做好,比如咱们租客家里东西坏了,中介得快点响应,别拖拖拉拉。
服务费收多少,包含哪些服务,得明明白白写出来,不能再模糊不清地糊弄人,而且中介也别总想着扩张规模,开多少家分店,不如把现有的服务做扎实,就像在二线城市花200块住酒店,没人会指望有五星级服务,但房间得干净、住得要安全,租房服务也一样,把基础的东西做到位,咱们租客才会认可。
对房东来说,自己直租虽然能省中介费,但也得遵守新规,该承担的责任不能推,比如房源信息得真实,不能网上写得好好的,实际看房完全不一样;房子有问题得及时修,别让租客住着闹心;退押金的时候别扯皮,按约定办事,这样才能吸引租客,也能避免后期的麻烦。
对咱们租客来说,也得调整心态,别指望租金降了就能找到十全十美的房子,得在预算和需求之间做取舍。
如果预算有限,就别太执着于市中心的房子,稍微偏一点的地方可能性价比更高;如果选个人直租,要提前跟房东把各项条款约定好,比如租金怎么付、维修谁负责,最好写在合同里,避免后期纠纷;如果选中介,要仔细看清楚服务费包含哪些内容,别被套路了。
长远来看,租房市场想要良性发展,不能是房东和租客对着干,也不能是中介跟双方博弈,而是要在透明、公平的规则下,让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,房东能顺顺利利把房子租出去,不用操心。
咱们租客能以合理价格住上满意的房子,不用糟心;中介靠优质服务赚钱,不用耍小聪明,虽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点时间,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走,现在的供需悖论早晚能解决,以后咱们租房就能省心多了。
发布于:山东省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